東本零部件光伏項目。
建業科技廠區的停車棚是光伏板。
日前,位于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區的惠州市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本零部件”)6MW光伏幕墻系統和配套地面光伏電站項目(以下簡稱“東本零部件光伏項目三期”)成功并網。該項目年發電量預計可達591萬千瓦時,是大亞灣區綠色能源應用典范。
記者走訪發現,當前大亞灣有不少企業積極響應綠色發展,利用廠區屋頂、空地等閑置空間安裝光伏發電設備和儲能電站。這些分布于廠區的“光伏+儲能”,串聯成低碳發展的亮麗風景線,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新路徑。
東本零部件
光伏項目三期打造“零碳建筑”
從高空俯瞰,東本零部件廠區上空巨大的藍色光伏板格外醒目。
作為年用電量1億度以上的用電大戶,東本零部件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 碳中和”的號召,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是大亞灣區最早參與儲能應用的企業之一。該公司分別于2019年、2020年打造了兩期光伏項目;2024年7月,大亞灣開發區單個裝機容量最大的用戶側儲能項目——東本零部件3.3兆瓦/6.6兆瓦時儲能電站正式竣工完成并網。
2024年9月,在一二期光伏項目基礎上,東本零部件公司啟動打造三期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這個項目充分利用廠區的屋面及空地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總占地面積約3.7萬平方米,裝機容量為6兆瓦,設計年均發電量591萬千瓦時。該項目還首次使用龍焱碲化鎘光伏玻璃幕墻技術,完美融合建筑美學與發電功能,打造成兼具建筑美學與高效實用的“零碳建筑”。6月30日,東本零部件光伏項目三期正式竣工投入運行,標志著該公司歷時6年打造的光伏項目整體完工并網。
東本零部件公司動力能源工程師金榮貴介紹,該公司一二三期光伏項目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總裝機容量達19.7兆瓦,均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年總發電量約1935萬度,年可節約電費1123萬元(其中東本零部件近200萬元/年);儲能項目設計年可節約電費約24萬元。光伏+儲能已成為公司建設綠色工廠的關鍵引擎,也是大亞灣區綠色能源應用的典范。
建業科技
年節省用電成本約550萬元
走進?建業科技電子(惠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業科技”)廠區,建筑樓頂、停車棚,大片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公司大堂一角的電腦顯示屏上,實時顯示著光伏電站的當日發電量、當日收益和社會貢獻等各項數據。
“所有建筑樓頂、車棚及閑置空間,能搭建光伏板的都搭建了。”建業科技相關負責人王林春介紹,建業科技也是用電大戶,月用電量850萬度。公司積極響應建滔集團綠色發展理念,從2020年起開始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2022年建成并網。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4萬平方米,日均發電量1.4萬度,年可節約電費約300萬元。數據顯示,截至7月1日,該公司光伏項目已累計發電775萬多度,節約標準煤3019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85噸,等效植樹約4898萬棵。
除了“藍色屋頂”光伏項目,在建業科技廠區一側,由31個儲能柜組成的儲能電站正有序運行,每天執行著“谷充峰放”任務。據介紹,該公司儲能電站項目采用惠州本地知名企業的磷酸鐵鋰電池作為電化學儲能的電池,裝機容量為3255千瓦/7221.76千瓦時,日均充放電量達1.2萬度,年可節省用電成本約250萬元。
“公司的儲能電站與光伏項目協同運行,形成了高效的能源利用體系?!蓖趿执罕硎荆竟鈨椖靠偣餐度?000萬元,采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年可節省用電成本約550萬元。不僅提升了綠色品牌形象,更吸引重視新能源利用的優質客戶深化合作,形成“綠色發展—市場拓展”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大亞灣開發區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鼓勵企業利用廠房屋頂架設光伏發電設備,同時鼓勵企業配建用戶側儲能電站,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注入綠色動能。截至2025年5月底,大亞灣開發區并網分布式光伏項目727個,總裝機規模15.7萬千瓦,投運新型儲能項目22個,總裝機規模2.7萬千瓦/5.4萬千瓦時,綠色能源網絡正逐步織密。
記者匡湘鄂